溶血有两种类型,即 ABO 溶血和 RH 溶血。
ABO溶血比较常见,RH溶血比较少见,因为这种血型的人不多。RH也被称为 "熊猫血",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。
1 ABO溶血孕妇和胎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疾病,多见于O型孕妇,尤其是O型孕妇和A型胎儿。
新生儿溶血通常采用光照疗法治疗
如果孕妈妈的血型是O型,而宝宝父亲的血型是A型、B型或AB型,那么宝宝的血型可能是A型、B型或O型;如果宝宝的血型是A型或B型,遗传自宝宝父亲的血型,则可能发生溶血,表现为黄疸。
对于O型血的孕妈妈来说,宝宝出生后一定要注意观察黄疸的情况,如果不符合上述生理性黄疸的规律,出现过早、过重、过久,就要警惕是溶血引起的病理性黄疸。对于O型血的宝妈来说,不必过于担心,发生溶血的概率相对较小,而且新生儿溶血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,不会有后遗症。
2Rh溶血 血型为Rh阴性的女性和血型为Rh阳性的男性结婚后,如果所生孩子的血型为Rh阳性,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Rh溶血。
1 头胎患 RH 溶血病的情况很少见,通常发生在第二胎或以后的新生儿身上;
2 母亲为 RH 阴性、父亲为 RH 阳性的婴儿 65%为 RH 阴性。当母亲是 RH 阴性时,如果父亲不是携带者,所有胎儿都是阳性。如果父亲是携带者,则 50%的胎儿为阴性;
3 RH 阴性的胎儿不太可能患溶血性疾病。
在汉族人口中,Rh 阴性血的比例不到 1%,而在少数民族(如鞑靼人和乌兹别克人)中,Rh 阴性血的比例略高,可能为 5%或更高。因此,发生 Rh 溶血的概率相对较低,但 Rh 溶血的后果却比较严重。因此,丈夫为 Rh 阳性的 Rh 阴性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接受 Rh 溶血检测,并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。
小贴士
RH血型不合占14.6%,ABO血型不合占85.3%,其他血型仅占0.1%,临床意义不大,因此一般认为溶血仅为上述两类。
